中天科技220kV海底光纤复合电缆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2012-06-16

6月16日,中天科技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光纤复合海底电力电缆项目技术评审会在南通举行。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天科技首次开发的大长度、高强度、低损耗220kV海底光纤复合电缆满足海洋复杂的水下环境,应用前景广阔。

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来自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电缆研究所、南方电网、东北电力设计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辽宁电力公司以及舟山海洋输电、中海油、大唐新能源、中广核、华能国际、龙源风电、鲁能等公司的专家对中天科技220kV海底光纤复合电缆进行了认真的评审。评审专家毛庆传表示,中天科技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拥有国内最齐全的海缆专用生产设备,检测与试验装备,也有一流的科研团队,开发出了具有高技术含量的220kV海底光纤复合电缆。

海底光纤复合电缆系统设计复杂、使用环境恶劣多变、产品制造装备和工艺要求高,是被世界海缆行业公认的技术难题。然而,这一难题被中天科技海缆研究所科研人员自主攻克。

海洋开发被列为国家“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海洋油气、海上风电、海洋潮汐、海底资源等,需要使用大量的海底光电复合缆将海上风电场的电力输送上岸,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专家认为,海底光纤复合电缆在我国沿海岛屿、海峡电力和光纤通信联网、海上油气田开发、海上风电建设、海底观测网、深海探测等工程,有迫切的需求。

中天科技海缆研究所所长谢书鸿高工表示,中天科技是我国最早生产海底光电复合缆的企业,公司主导承担了两项“十二五”重点计划。本次通过鉴定的220 kV海底光电复合缆是海底电缆、海底光缆复合结构设计,突破光电复合缆工厂软接头工艺技术,攻克高水密、高防腐、高强度铠装和光电复合结构一体化关键技术。使电力和通信传输“二缆合一”,节约海底电缆敷设通道资源,而且节省了30%的工程成本。

中天科技海缆承担了国家和省市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攻克产业关键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拥有一批产品设计、生产操作、质量检测到施工与维护、海洋工程管理等海缆专业人才队伍,形成很强的创新示范效应。该项目申请国家专利31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

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建凌介绍说,2007年,中天科技海底光纤复合电缆成功应用于我国首个海上风力发电示范平台 “渤海海上风力发电示范平台”,并成功应用于世界首个设在江苏如东的潮间带风电场及舟山电力联岛工程。

薛建凌说,中天科技海底光缆、海底电缆、海底光电复合缆等还陆续出口越南、印尼、安哥拉、中东地区、欧洲;中天科技海缆代表发展中国家企业第一家打进美国市场;出口阿美石油、全球最大的“海上石油平台”塞班项目160公里海底光电复合缆正在生产中。公司拥有众多国内、外海缆工程建设和运行经验。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出席会议,并讲了话。集团董事长代表杨日胜和工程技术人员代表等参加了会议。(发展所)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