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南通市首批19个市级中心镇名单出炉,细心的人们这才发现,河口是全市唯一经济总量超百亿的市级中心镇。
“我们地处全县西北,没有交通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镇经济快速崛起,靠的正是科技创新,不断放大了发展优势。”镇长丛尤兵说:“引领经济转型,加快结构调整,加速新型工业化,中天集团立了头功、大功。”
中天科技集团的前身是河口砖瓦厂、建材厂,以精细管理著称,上世纪90年代,每年盈利300多万元,但他们决然炸掉象征落后生产能力的黑烟囱,踏上高科技之路。
挺进光纤通信领域,中天人没有停止过创新的脚步,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根商用海底光缆、我国第一根5000米水深的深海光缆、我国第一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预制棒、我国第一个宽带低水峰单模光纤、我国第一根超低温仪表监控电缆。引以为豪的是,他们研发的我国第一根OPGW光缆,击溃跨国公司“八国联军”在中国市场的垄断。中天智造,创造了国内第一家企业光电线缆全系列产品登上“世界屋脊”青藏工程,生产的我国第一根特高强度钢芯高强度铝合金绞线成功运用于1000千伏世界瞩目的“大跨越”特高压工程等一个个奇迹。
到目前为止,中天科技承担3项重点计划、50多项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获得了200多项专利,主持或参与制订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达50多项。眼下,他们自主研发的±210kV超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直流海缆一炮打响,瞄准宽带“容量危机”,研发的低损耗光纤成功应用于国家智能电网建设项目,写下大跨段、无电中继传输的辉煌。
一个中天科技集团,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撑起了河口的大半壁江山,带动其它企业沿着高科技之路迅跑。
“我们镇越来越美,越来越干净了。”走进河口镇街道,有居民说:“几个月不回家,就认不得路了。”
作为市级中心镇,河口在变,将来的变化更大。许金标告诉记者,今年是市级中心镇5年建设的开局之年,年初以来,全镇启动镇区供电、通信等四条管线地埋、中天工业园区绿化、天池路景观改造等21项工程,总投资1个多亿,任务到人,跟踪督查,限期完成。
河口中心镇建设5年规划提出,人口年均增长7500名,工业年均增速23.6%,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投入年均增长24.6%,服务业年均增长22.2%,镇区面积从目前的5.6平方公里增加到2017年的8.1平方公里。
“实现这些目标,关键靠产业支撑。”分管工业的副书记徐鹏飞翻开蓝图告诉记者:“我们发展的是绿色产业,主要建设光电通信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机械装配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沿着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前进。”
“到‘十二五’期末,年销售突破200亿元。”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说,借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企业科研机构,乘势而上,延伸开发电线电缆、光纤光缆性能更优更经济的新产品,抢抓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新商机,瞄准超导、物联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通过不懈的科技攻关,占领行业制高点。
服务工业,做大现代物流业。横穿河口的苏225线已经通车,海洋铁路、扬启高速、苴东线即将建成,河口镇整合物流资源,在栟茶火车站南侧、扬启高速河口出口的北侧,布局现代物流产业园,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我们不仅争创省级工业集聚示范园,更要捧回省级生态工业集聚示范园这块牌子。”丛尤兵满怀信心地说:“以前我镇的工业项目没污染,今后,所有新上工业项目继续打绿色牌。”记者看到河口镇招商引资考核细则上,对污染项目一律拒绝。(摘自2013年7月18日《南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