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安全和食品安全一样,老百姓极为关切。2016年6月15日,南通市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学者和区、县环境监测、饮用水管理和水利部门负责人进行专题交流,全面推广一项水质监测新技术。
在全国首创这项新技术的是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中天海洋系统公司首先选择在位于南通的长江口,24小时不间断监测长江水质各种参数,并具有其他监测功能。在国内首套基于水下观测网形态的水质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突破传统水质监测方法局限,填补水质数据的原位、立体、快速获取技术空白,为水质监测和实时预警提供了一种革命性的手段。这项具有颠覆意义的新技术在位于南通的长江口获得成功并通过鉴定。
中天海洋拥有一支博士队伍,凭着强大的研发力量,经过多年的刻苦攻关,掌握了岸基远程监控、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远程故障诊断和监测、移动终端服务器操控、海底光电复合缆、纵向水密材料、钢丝扭矩平衡及多项物联网技术。关键系统技术有关课题已通过“十二五”重点项目验收,经过10多年的研发试验,已在有关海域成功应用。有些关键技术还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了成功对接试验。
中天海洋系统副总经理郭朝阳博士表示,他们开发的水下观测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能够管理水下观测网、远程电能供给、水下观测数据接收、分发及存储并实现与用户的电脑和手机进行信息交互,公司已拥有27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让每个需要了解水质情况的政府部门或老百姓都能实时看到水质情况。这套系统能够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实时、原位、在线监测,真实反映水体水质信息,以便消除二次化学污染等不良现象;运用水下插拔技术,便于系统后期维护;接口可扩展,便于后期系统功能扩展;实时预警、趋势预警,便于快速检测;岸上可视化监视和通信,便于远程监控和调度;水下可视化监测,便于水下实时图像的采集和存储;远程服务器操控,便于无人值守;手机APP监控和数据发布,便于监控、随时随地获取水质信息;大数据分析,便于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方便水源水质的研究、预测等。监测数据直观表示,可根据水质状况和用户需求设置阀值及采样频率,进行实时报警,还可以有效避免重大水安全事故。
中天海洋系统总经理杨华勇博士表示,这套新技术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市场的热烈反映。南通市自来水公司应用了这套检测系统进行应急水源地水质监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据了解,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环境监测站、深圳市海洋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等单位对此技术十分关注。
专家分析指出,这项新技术对长江、黄河、淮河等七大流域水质在线监测,对太湖、洞庭湖、千岛湖、鄱阳湖等大型湖泊水质监测,对全国180多个重要水库的水质监测,对近海海域水质监测,以及城乡居民用水水质监测,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南通滨江临海,水资源丰富,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近十年来用水量急剧增加,涨幅超过50%,随着工业企业的不断增加,水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水域的水质情况引发关注,市政府加大力度治理水环境。政府有关领导认为,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所属地在南通,公司在全国首创的水质监测新技术,是一项为民造福的好事,也是政府的好帮手,应率先推广应用,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
与会的南通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全市各县市区的环境监测、城乡建设和水利部门相关领导均表示,积极推广中天科技在全国首创的水下观测网水质在线监测新技术,为民办实事。
浙江大学有关专家学者,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副总经理王美才、薛如根,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伟,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建凌等出席会议,参加了交流。(李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