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堪舟楫用,清标独蔚然
2016-08-15

                                                                       ——访精密材料同心事业部设备主管范蔚然

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困境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并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这是将近两小时的交谈之后,精密材料同心事业部设备主管范蔚然留给笔者的深刻印象。这位16岁就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2014年7月大学毕业进入中天,同年10月加入组建初期的同心事业部,全程参与了精密材料氟膜车间的创建,亲身经历了PVDF薄膜研发到量产的设备主管,年轻而活跃,却又沉稳而自信,他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走得累那是因为在走上坡路,是因为我们正在去往行业尖端,是因为我们正在走向更广阔更敞亮的远方。

一位16岁就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的神童


“神童”,这是笔者对一个初中毕业就通过普招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同期生条件反射性的判断,料想多年来范蔚然已经见惯了这种反应,也就不急客套的推辞,只是解释说,其实西安交通大学每年都有这样的普招,只是很少被留意到而已,而且我也并不是有多天资过人,只是南通这边的教育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一直都实属领先。“比起16岁就考到西安交大这件事,那一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倒是另一件事,你知道那年我是怎么去西安交大报名的吗?我是骑自行车去的,天气最热的8月,从南通海门到西安,我爸爸带着我一共骑行了13天。我爸说,那是他给我上的最后一堂课,那时候年纪太小,除了热和累其他基本没什么感觉,倒是现在每次回头去想这件事,都能从中获取到力量。使人始终在前进的不是双脚,而是理想、智慧、意志和创造力,我现在是这样看待这件事的。”

16岁远走他乡求学,两年预科四年大学,范蔚然说也不是没有过踌躇:“也可能是少年不知愁滋味,那时候也是有过迷茫的,尤其是毕业之前,在继续攻读研究生,报考公务员,还有在其他选择面前也有过踌躇期,也做过一些不算成功的尝试,最后到中天来,既可以说是纯属巧合,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但是我现在觉得可以归结为幸运。”积迷如望洋,顿悟不违咫,从2014年7月来到中天,到2014年8月双选到了精密材料,再到2014年10月成为第一个被委派到同心事业部的员工,最后到现在经过了两年奋斗与摸索终于见证了PVDF薄膜的量产和同心事业部的壮大,范蔚然说,如今这些经历都已经成为珍贵的人生财富,都是缘起于选择了中天这个平台才能获得的不可复制的人生财富,所以来到中天是生而有幸。

一位两年间精进不休的全能型设备工程师


说到全能型设备工程师时,范蔚然调侃说,对,特别全能。在调至同心事业部后,范蔚然除了做好本职的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工作外,还竭尽所能的包揽了其他众多事务,包括厂房基建的规划和监督、事业部所有物资的申购管理、产品生产工艺的调整和完善,乃至给外来工程师充当司机,无论什么任务,他都尽心尽力的完成。项目从一个空的毛坯房到现在井然有序的净化车间,每一个角落都可谓充斥着他的辛劳与汗水。

心有一隅,房子大的烦恼就只能挤在一隅中,而心有四方天地,山大的烦恼也不过是沧海一粟。“那时候因为我们同心事业部处于起步阶段,人员配备方面存在不足在所难免,所以挺长一段时间,我基本什么都管,事无巨细事事都亲力亲为,我们王同心博士经常鼓励大家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觉得这话挺在理,但是我也坚信,百倍其功,终必有成。”

百倍其功,所以厂房基建时期在一线参与基建;所以设备安装时期为了更加了解熟悉设备,不请施工队,自己亲力亲为;所以在试产时期熬着一个又一个的通宵参与改良配方,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里重新振奋起来。“诚实来说,那个时期非常煎熬,但那个时期也非常锻炼人,如果说从第一次尝试失败到第十次尝试失败,每次都是被敲碎一点自信心和意志力,那么从第二十次失败到第五十次失败,却每次都是被点燃一次胜负欲。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在我们背后,我们之所以承受煎熬,那是因为正在朝它无限接近。”终必有成,五十多次的博弈和对决,终于还是苦心人天不负,PVDF薄膜最终被研发成功并投入量产。“这是一个我们中天完全自主研发的项目,技术含量很高,从这个层面来说,它的意义非凡,同样从销售层面来说,它也是我们中天新能源产业的一个重大突破,不仅有助于实现我们中天背板的有效降本,同时也是朝源头方向进一步扩充了我们的新能源产业链。”

被克服的困难是取得最终胜利的契机,范蔚然说,虽然现在PVDF薄膜的生产已经逐渐步入正轨,但是因为处于上升期,各方面累计的经验还存在不足,所以突发性问题还是时有发生。“现在我们还不具备完全预防、规避问题发生的能力,我们所能做的最强硬的应对就是追根溯源的解决问题,绝不姑息任何一点隐患,并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同时,举一反三,逐步完善我们的维护保养措施,最终做到防范于未然。”2016年7月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产品质量不稳、出现瑕疵的概率非常高,“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我们首先和设备方联系,毕竟他们是老牌厂商积累的经验是十分丰富的,但是这次在反复和对方沟通后也没有检查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时候该什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我们追根溯源的去排查每一个工序。针对人、机、料、法、环几大关键点,在最快的时间里对每道工序层层追溯之后,我发现原来是最前端的混料工序里,有一台秤,而这台秤的支撑角上有一个螺丝松了,而正是因为这一个细节性的失误引发了蝴蝶效应,导致整个生产结果发生了严重偏差。”

“还有一次是我们发现一台德国进口设备的温控不稳,也是和对方经过了反复沟通和确认始终找不出问题产生的源头。纸上学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然后也是我们自己一步步对设备进行了排查,后来我发现是冷却水太脏、电磁阀被堵塞。但是我们都是使用的纯水,怎么会出现这种被污染的冷却水呢,我们就又和设备厂家进行每个环节的确认,最终发现是由于货运造成的,就是这种设备基本都是整机运输过来,在运输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损伤机器,他们会使用保护油,但却不会把这个细节告知设备的购买商,从而很多购买了这个设备的中国项目都产生过类似情况,却一直都没能找出问题的根源。”范蔚然笑言,托我们刨根究底的福,从此很多同行都得到了设备商高效解决该类问题的办法,“其实简而言之,就是要专业而专注,如果你在一个岗位上,你对这个岗位的定义只是简单粗暴的份内和份外,那其实就割裂了很多原因和结果,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机会。”

一位扎根一线触类旁通的复合型设备主管


“不仅是我,我们整个同心事业部是全部都在一线的,我们说起来是一个事业部,其实目前更像一个车间生产部,一辆以王博士为车头,我们为发动机的动力十足的有轨列车。”范蔚然坦言,因为车间情况特殊,采用的是日班和夜班两班制,所有生产人员都是每天上12小时的班,“从最开始时的设备调试,我们需要驻扎一线配合、学习。到现在设备人员各分管一道工序,全面负责设备、生产、质量等各个环节,所以生产期间,更加不能离开车间。这可能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他们认为设备部只要做到在生产过程中,设备出现问题能随叫随到就好,但是在我们同心事业部不是这样的,我们是把每个工作环节都作为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来管理和执行的。”范蔚然说,这样的生产管理模式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实践是思想的真理,正因为常年扎根在一线生产车间,所以在很多问题的解决上,才能破除迷信从实践的角度,有能力对每一个环节追根溯源。“虽然这样做,确实挤压了时间,让我们很多的其他工作,比如技改、培训总结等等,都只能等到工人下班之后才能回到办公室静心来做。但如果比起付出,收获更大,那就不觉辛苦,那就值得肯定和坚持下去。”正是由于他的这份努力和执着,范蔚然和他的设备班组,在2015年分获集团劳模、公司先进个人和优秀班组。

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范蔚然说,达到现在基本熟悉PVDF薄膜每一道生产工序的程度,其实没有秘诀,更没有捷径。“我们这边除了王博士以外,在氟膜技术方面基本都是零基础,这时候就是一个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过程,不断的积累知识,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过程里不断摸索,每个人都是这样扎扎实实的走过来的,当然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永远不能说自己已经知道了。”

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就是真正的知识,这也是前进的动力。“我是学设备的,也是做设备的,但我始终认为,不管做什么,我们都不应该以专业划分工作,而必须以行业划分工作,所以我不能简单的满足于我懂设备就好,而是要不断的鞭策自己不仅要懂这个行业的设备,更要真正的去懂这个行业。懂设备只是发展的支撑,懂行业才能有发展的未来,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去争取我们中天在这个行业的话语权,懂得去提升我们中天在这个行业的差异化竞争能力,归根到底,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便无着力处,所以范蔚然说,比起吃过的苦,走过的路,最感激的是在中天平台上找到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想做得和能做的实现匹配,所以才能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往前走。19世纪著名史学家、文坛怪杰托马斯·卡莱尔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如果基于这个理论,那我们大可以坦然的把范蔚然归结为天才,因为这是一位不是虚心岂得贤的少年佼佼者,更因为这是一位石以砥焉,化钝为利的一线工作者,并正在成长为一位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一线管理者。(郑旭)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