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题的201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9月26日正式开幕。光纤光缆作为支撑宽带、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业务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何借势再创辉煌,受到了业界高度关注。中天科技集团通信事业部副总经理刘明博士在接受CNII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天科技集团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主导,对内完善优化产业链,对外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全力打造中天品牌。
记者:目前中国光纤光缆市场的整体发展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重要的市场机会?
刘明:自2006年以来,中国的光纤、光缆制造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销售收入增长速度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尤其是2009年3G放号,迎来了一次建设时期的高潮,同时也引发了光纤、光缆行业新一轮扩产高潮。
目前,国内光纤拉丝能力上千万的厂家有五、六家,大小光缆厂有几十家,虽然国内光纤光缆需求量近几年保持高位,每年都在八千多万芯公里以上,但是由于国内产能巨大,竞争形势非常激烈。
记者: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中天科技的应对之道是什么?
刘明: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中天科技集团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主导,对内完善优化产业链,对外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全力打造中天品牌。
记者:由于近年来光纤光缆的利润空间减少,产品质量也在经受考验和质疑。而中天科技始终保持着较好的口碑,你们具体是如何做好质量控制的?
刘明:越是面对激烈的竞争,越是面对价格低利润少的局面,越要保证产品质量,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力。
在质量控制上,中天科技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争相开展质量月活动,并成立QC小组。内容丰富多彩的质量月活动,不仅包含了生产质量控制相关的工艺管理活动,生产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活动,还制定了技改公关项目、并进行操作技能竞赛、生产班组竞赛等活动。
如通过对工艺文件、操作规程进行完善,编辑图文并茂的操作说明书,对拉丝设备进行改造等活动,鼓励全员勤思考,而达到“我工作,我思考,我建议”的目的,使每个员工从工作中出发,勇于提议,通过自下而上的流程挖掘出真正的创意。正是通过员工的一系列建议,光纤公司成功的对光纤冷却管、拉丝炉退火管等进行了改造,有效地提高了拉丝效率,并提升了光纤质量。
记者:本次展会涌现了许多新的业务应用和技术产品,中天科技在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新的突破?
刘明:除了严格控制质量,中天科技集团也注重创新工作。这里所说的创新,不仅有技术上的创新,也有管理上的创新。
技术创新最典型的还应该属预制棒项目。在消化吸收日本技术的基础上,中天科技自己申请了9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预制棒项目已经开始批量生产,此项目对于中天产业链的完善,降低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将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在管理上,中天科技集团启动了“精神家园”建设工程,使广大员工能够更好的认识中天的企业文化,融入中天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一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潜在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次,公司创造性的提出并设立了“知识产权银行”,员工发表文章、专利、提出设备或者工艺改进建议等等,都可或多或少得到“积分”,该积分可以存在公司“银行”账户上,并且享受利息收入,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兑换成现金取出。此措施,有效的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不少员工提出的技改方案有效降低了公司的成本。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双管齐下,公司有效提升了设备利用率、员工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
记者:现代市场竞争越来越依赖于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在中天科技自身发展的同时,您认为应如何构建和谐产业链、促进行业整体发展?
刘明:我也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向运营商呼吁:市场是不断发展的,面对国内供过于求的局面,企业只能通过保质量、重创新来保持竞争力。然而,对于一些小企业恶性低价竞争策略,也希望运营商能够引起重视,采取措施来维护市场的稳定。
网址链接:http://www.cnii.com.cn/index/zt/2011txz/content/2011-09/26/content_920291.htm